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达3.76亿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69.73%。与持续增长的流动人口规模相对应的是这一群体在城市中仍面临的多维劣势: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和城市融入不足使其脆弱性增加,难以抵御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
社工作为社区中的重要行动主体,在维护流动人口权益、促进其城市融入、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的专业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聚焦社工在流动人口帮扶中的角色作用,探讨如何增强对社工的支持力度,从而帮助流动人口更好地应对困境,融入城市。
社工作为我国社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直接影响着社会基层治理的成效和社区服务的质量,并在推动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工的工作往往遵循一套清晰的工作流程,过程中有监测,服务后有评估,并能运用专业的工具方法发现社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比如个案方法、小组方法,社区方法等。这让他们能为有需要的外来人口开展深入、专业、有针对性的服务和帮助。
社工们作为坚守在关怀和服务流动人口群体一线的重要力量,与流动人口联系紧密,深知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因此社工更容易通过与流动人口间建立良好关系,提升多方主体参与协作,如培育社区福鹿会官网能人、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赋能流动人口,强化流动人口与城市社区间的活动联接和情感纽带。
“五社联动”行动框架的提出促进了社工资源性角色升级。在“五社联动”阶段,社工被要求积极且合法地进行方式、方法、渠道创新,为社区筹措公益慈善资源,以补充政府在社区服务和治理中物质、资金、技术、服务等社会资源的投入,服务社区居民,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福鹿会官网网站。
首先,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和赋能服务对象的专业理念,能够发挥服务对象的潜能,激发服务对象的内生动力。
其次,社会工作遵循系统化思维,强调“人在情境中”。社工可福鹿会官网以帮助服务对象层级化、系统化地梳理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实现对服务对象的系统赋能。
最后,社会工作追求群体间的公平,社工服务不仅致力于解决社区居民眼前的问题,也着力于长远的能力培育,调适社区多方利益,促进沟通、协调发展。
虽然社工在流动人口帮扶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和作用,但其在社区实际工作中仍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
在“五社联动”框架下,理论上社工应当扮演赋能个体,培育组织,开发、链接、配置、使用资源,成为各个要素主体以及社区之间的中介,但实际上社工的身份有时被局限于办事员和办公室文员,成为行政人员的延伸,而非定位为专业人才。在一些社区中,社工的专业角色仅限于微观的个案工作者,工作内容受到限制,难以发挥出社工真正的社区性效用。
流动人口本身具有的高流动性往往会影响到服务延续性与效果的评估问题。此外,政府购买服务的年度项目制难以实现服务内容的跨年持续,项目在社区间流转,导致社工也随着服务项目而流转,进而无法深入行业动态、嵌入社区情境。这与社工贴近社区、关注居民需求、多向链接资源开展服务的工作内容相悖。
目前专职化社工的准入门槛较低,很多人员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背景,当社区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出现新矛盾福鹿会官网网站、新问题时,他们难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更难以应对复杂的流动人口问题。
而现有的职业培训机制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培训力度不到位,社工所参加的工作业务培训多是临时召开的,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机制。尽管有些社区制定了具体的培训制度福鹿会APP,但是却并未真正落实。其次,培训方式基本局限于讲座、教学等传统模式福鹿会官网网站,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结合,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
社会认同对社工工作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为了推动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增强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这既包括提高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以及社工从业者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加强人文关怀和专业素福鹿会官网质教育,加强他们对流动人口的认识,激发他们服务的积极性;还包括在法律制度层面提高社会成员对社工的认同,加大宣传和支持力度,提高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一方面,应围绕流动人口群体,由政府投资购买针对性强的专业社工服务,设立专业化社工岗位,提高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另一方面,政府应适度改进当前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年度项目制,让社工扎根特定的社区,使其关系建设和本地服务知识都具有累积性,从而有助于提升服务能力。
此外,还需要提高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服务层次,增强社会工作的政策倡导作用,发挥社会工作实务之外的作用和意义。
不断加强对社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围绕中心任务有效链接、组织和高效配置资源的能力。针对社区工作的特性,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如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保证培训过程系统化;建立分级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内容针对性,并且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进行特殊化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注重与其他社区的横向交流,保障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提升社工的业务水平。
同时也应加强社工流动人口服务方面的培训,加强社工对流动人口群体的认识,发掘出流动人口的“隐性”但关键的需求,增强社工服务流动人口的能力和水平。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正可以让其成为推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专业力量,在社区场域内通过精准帮扶困难人群、重塑邻里关系、链接社区资源、营造社区文化,帮助流动人口扎根城市,获得长远发展。
陶霞飞.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效能、边界与推进路径——基于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者视角的实证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3):18-37.
湖北省民政厅五社联动课题组.“五社联动”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初探[J].中国民政,2021(10):33-35.
樊姝涵.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的限制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23(0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