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持续优化“3+3+X”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临港产业、智能制造、商贸物流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现代食品、文旅体育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聚焦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里工业基础雄厚,一重加氢、船舶重工、中远船务等一批“中国制造2025”的排头兵企业云集于此;这里亲商富商安商,现有经营主体占大连市总量的17%,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审批时限压缩37%;这里创新氛围浓厚,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里就是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近年来,甘井子区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大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甘井子区先后出台《大连市甘井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连甘井子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及2023年行动清单福鹿会官网网站、《甘井子区创优营商环境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等重要文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力,为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探索新路。
今年8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23赛迪百强区”榜单,大连市甘井子区位列全国第64位,位次再次提升。这背后离不开甘井子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甘井子区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区委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产城融合两大战略”和“十四五”规划总目标的工作要求,制定《甘井子区3+3+X产业链工作方案》,进一步丰富甘井子“3+3+X”产业体系的内涵外延,在聚焦先进制造业三大产业链(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链(科技服务、商贸物流、文创旅游)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纺织服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的发展潜力。2022年12月,区委第十三届四次全会上提出,要持续优化“3+3+X”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临港产业、智能制造、商贸物流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现代食品、文旅体育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聚焦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力、枢纽辐射力,切实增强全区产业引领示范、辐射东北的能级。
甘井子区推进大连湾老工业地区转型升级,项目前期工作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振兴前期工作补助资金支持;开展2023年度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资金补贴申报工作,为特来电、星星充电等30家企业申报大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补贴;积极推荐华宇(大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申报辽宁省第三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落实市财政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稳定生产经营若干措施,对2023年度小微企业实施人防工程使用费减免政策,完成12家人防工程小微企业减免手续报送初审工作……在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甘井子区采取有力工作举措,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优质企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力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干出来的。”甘井子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甘井子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2家,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813家,省级瞪羚企业16家、雏鹰企业173家。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甘井子区围绕“3+3+X”重点产业体系,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重点攻关项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紧盯企业需求,甘井子出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先后修订和制定了《甘井子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意见》《甘井子区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对辖区内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给予资金补贴。甘井子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王健介绍:“目前甘井子区已累计投资4308万元为辖区内31家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其中18家企业实现了产值同比增长,7家企业产值增长率达到了50%以上。”同时,甘井子区还支持企业聚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组建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参与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同时,甘井子区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做好全区科创服务平台“增量提级”工作。中景众创空间等4家单位获评市级众创空间;组织推荐区创训众创空间等4家平台申报2023年度辽宁省众创空间,其中,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成为本年度全市推荐申报省级众创空间的两家众创空间之一;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创业园·甘井子区科技创新中心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本年度全省获此殊荣的两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甘井子区谋划建立“甘创聚”全国高校校友产业园,F6福鹿会吸引高科技、具有快速落地产业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高增长型企业、校友企业和人才在甘井子区落地,利用闲置楼宇,打造集科技、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于一体的楼宇经济,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增长点,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
2023年1月28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位于甘井子区的大连电力创新产业园启动科创、培训、仓储等项目建设,陆续进行科研试验场、研发检测场、模拟操作车间、室内仓储中心等工程建设,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40亿元。甘井子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在当地形成新能源项目研发、吸引高端人才和配套项目等功能,推动大连在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发展。
这只是甘井子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甘井子区一手抓营商环境、一手抓项目建设,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让民营经济动能强劲行业动态、活力充盈是检验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的标尺。为此,甘井子区打造优化营商环境5.0版,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选树“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甘井子区创新“上门办、云帮办、一件事一次办”三办合一服务机制。目前,全区实有经营主体16.5万户,同比增长6.6%。甘井子区深入实施“甘心入企”专项行动,助推重点项目落地6个、落实政策432项,兑现惠企资金1940万元。建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服务保障机制,开展“百企进高校、百名专家进民企、同心谋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谋划打造临港配套产业园、生命健康城等“十大平台”,助力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推动出台《甘井子区关于建立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服务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力争积极营造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领导干部进项目进企业助力实现过万亿”暨“甘心入企”专项行动要求,走访对接木牛流马、方圆铸铁管等9家企业,积极帮助有需求的企业对接银行,仅用一周时间为企业解决了300万元贷款,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产业是城市的脊梁,项目则是产业的支撑。近年来,甘井子区以项目为牵引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强化《甘井子区深入推进项目和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意见》《区级领导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及“服务秘书”保障制度实施方案》等制度建设为加快谋划、储备、招引、建设、投产一批促使区域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
为进一步落实项目管家(服务秘书)制度,甘井子区针对全区总投资亿元以上当年拟新开工和推进前期项目,逐个项目选优配强五级“项目秘书”。继续坚持区级领导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制度,将筛选出的重点关注项目(动态调整),按照行业分类分别安排区政府分管领导作为区级包保领导,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同时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区级服务领导。针对项目前期工作和手续办理等事项进行全流程跟踪和协调服务,为项目投资业主做好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等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连心桥”和“店小二”作用。项目责任单位定期报告项目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保障企业投资项目无忧建设、顺利投产福鹿会APP。探索开展“专班推、并联审、容缺办”模式,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式推进”工作机制。“十四五”以来,区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500个,已完成投资超700亿元,项目投资建设体量数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稳居大连市各县市区前列。其中,连城数控三期项目开工建设,豪森四期项目“带方案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大连五金机电产业园开业运营福鹿会官网网站,营城子新型城镇化PPP等一大批项目加速推进。
近年来,甘井子区先后荣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全市首家辽宁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第三批创新示范基地。荣誉的背后是甘井子区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科技项目引育工作。在大连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举办甘井子区招商引智推介会,邀请全国新能源领域知名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等100余名嘉宾参加活动,会上进行了招商和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及科技政策推介,会后邀请企业代表到营城子工业园区考察参观,吸引外地企业、人才到甘井子区投资兴业,推动新能源领域优质项目落地。积极对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协调解决“鞍钢金属索具”项目落地困难,梳理可享受相关政策,多轮磋商项目合作协议,加快推进鞍钢金索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甘井子区。积极推进美罗中医药基地项目和甲醇能源项目,先后引进吉方科技、基石云科技等8家企业落户甘井子区。
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甘井子区通过联企入校、扩充渠道、构筑高技能人才发展体系、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效能等方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3+3+X”现代产业体系。
甘井子区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队伍建设统一部署,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提升工程。鼓励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政校企三方深入合作,共同建设“储能人才库”“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出台《甘井子区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十项措施》《甘井子区政府特殊津贴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围绕甘井子区“3+3+X”产业发展重点,制定产业人才需求清单,精准招引“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开展高技能人才调研活动,通过“春风行动”“高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等活动,为企业和高技能人才搭建供需平台。组织“甘井子工匠”评选表彰奖励,推荐高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和“辽宁工匠”评选。几年来,共引进认定高层次和城市发展紧缺人才702人,9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获评国家、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甘井子区围绕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效率提升、安全生产等目标,组织参与多层级多领域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持续开展省市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和职工职业培训基地创建工作,推进“技能甘井子行动”落地落实,F6福鹿会不断开展基础技能改进和自主研发创新,广泛开展集中培养、以工代训、送教上门等形式的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省级职工培训基地2家,各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21个,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企业2925家。举办“万亿城市汇英才创新高地甘井子”第三届数控机床职工技能竞赛和首届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陆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家政养护、口腔修复、餐饮服务、面点制作等十余项市区级竞赛,辐射带动200余家企业、超3000名职工参与练兵选拔。
为推动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甘井子区启动“同‘甘’共赢向未来——甘井子区公共就业服务高校行”活动,就人才政策落实、就业实习实训、人才供需等合作事宜与高校就业部门进行交流,全面了解高校在人才培养输送方面的需求;推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动态、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推介、劳动维权案例分享等,为高校毕业生更快融入社会、更稳定实现就业提供帮助;组织美罗药业、连城数控、豪森瑞德、华宇信息等辖区优质企业入校招聘,现场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000余条。利用人社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举办“百日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推送87家企业1500余个工作岗位,为辖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线上对接桥梁;密集推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求职“避坑”指南等政策贴士48期。启动“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大型线下招聘等活动,组织区属事业单位入校直招,共有235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区内事业单位工作。
同时,甘井子区还高度关注解决好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设立企业移动巡诊平台,解决人才出入境、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关键小事”近百件。坚持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区级领导带队走访100余人次,协调解决人才事项78件,形成重才、爱才、惜才的浓厚氛围。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甘井子区加大创新守信激励产品和服务,强化“信易贷”融资平台应用推广工作。应用大连“信易贷”基础平台,全面推动公共信用数据与金融数据融合应用,构建甘井子区企业“白名单”推送功能,将甘井子区“白名单”企业通过大连市一键推送至各金融机构,供金融机构重点关注、主动对接。推广大连市“数字信用券”降息服务,持续推广“工信e贷”等“信易贷”示范产品,着力打造“企业信用卡”模式“信易贷”产品,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该产品目前已上线。
与此同时,甘井子区持续丰富金融服务,满足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推动政银企紧密合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开展季度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工作,共梳理汇总有融资需求的规上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成功帮助佰隆综合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融资放款50万元;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专项摸排工作,联系多家银行为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巅峰橡胶机带、优联智能等6家企业汇总7000万融资需求,帮助正大能源、中盈科技等19家“专精特新”企业和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接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产品,目前,工行已成功为优联智能、金柏德塑料彩印各放款500万元。完善政银企对接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科创类金融产品宣传工作。组织23家企业参加市政府主办、市金融局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承办的“大连国际金融与发展论坛”创投峰会暨项目路演会。
下一步,甘井子区将聚焦“3+3+X”现代产业体系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打造完整产业布局,招引重大产业项目;加强项目跟踪服务,重点项目成立区级项目专班,实行全员招商、推行项目管家制和保姆制;加强全方位要素保障,做优政策扶持、确保用地需求、强化金融支持等,不断提高区域投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