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用行业动态:多地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带动产业减碳需求提升
电力方面,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在2023 年全国能源迎峰度夏方面,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各类电源项目建设,二是加强燃料供应保障,三是促进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四是做好全国电网运行的优化调度,五是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
环保方面,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网发布《青海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业产业结构、用能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低碳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化工、有色金属、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全部达到行业基准水平,产业“四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行业动态。
公用:5 月用电量增速回落,经济复苏趋势仍然偏弱。根据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5 月全社会用电量722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增速环比上月回落0.9pct行业动态。和2021 年5 月相比,全社会用电量两年年均增长3.6%。5 月经济复苏趋势仍然偏弱,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 产出指数分别为48.8%、54.5%和52.9%,比上月分别低0.4、1.9 和1.5 个百分点。
建议关注:三峡能源(600905.SH)、龙源电力(001289.SZ)、芯能科技(603105.SH)、太阳能(000591.SZ)F6福鹿会、中闽能源(600163.SH)、江苏新能( 603693.SH ) 、华能国际( 600011.SH ) 、国电电力(600795.SH)、大唐发电(601991.SH)、浙能电力(600023.SH)、江苏国信( 002608.SZ ) 、皖能电力( 000543.SZ ) 、福能股份(600483.SH)、粤电力A(000539.SZ)、上海电力(600021.SH)、宝新能源( 000690.SZ ) 、协鑫能科( 002015.SZ ) 、华能水电(600025.SH)、川投能源(600674.SH)、九丰能源(605090.SH)、新奥股份(600803.SH)。
近日,多个省份结合区域内发展特点,陆续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多行业控碳、减碳等核心举措,地方层面双碳“1+N”政策体系持续搭建中。在国家节能低碳领域相关技术推广目录中,仍有大量技术推广比例较低,节能降碳技术本身还有较大潜力没有释放出来。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企业或将释放大量减碳需求,推动相关行业、企业成长。
建议关注:景津装备(603279.SH)、仕净科技(301030.SZ)、盛剑环境(603324.SH)、国林科技(300786.SZ)、美埃科技(688376.SH)、聚光科技( 300203.SZ ) 、瑞晨环保( 301273.SZ ) 、久吾高科(300631.SZ)、伟明环保(603568.SH)、高能环境(603588.SH)、路德环境(688156.SZ)、山高环能(000803.SZ)、赛恩斯(688480.SH)、瀚蓝环境(600323.SH)。
2、国家能源局:5 月全社会用电量722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3、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
4、《青海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文发布5、西藏自治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环保:本周环保指数(申万)涨跌幅为-0.05%,相对沪深300 指数变化-3.35%,其中仕净科技、津膜科技、沃顿科技涨幅分别为19.47%、10.10%、7.93%,表现较好;而超越科技F6福鹿会、百川畅银、大地海洋跌幅分别为-9.57% 、-10.40% 、-17.07% , 表现较差。目前环保行业PE(TTM)21.58 倍、PB(LF)1.46 倍。
公用事业:本周公用事业指数(申万)涨跌幅为-2.58%,相对沪深300指数变化-5.89%,其中南京公用、涪陵电力福鹿会APP、明星电力涨幅分别为11.67%、10.00%、7.11%,表现较好;而皖能电力、华能国际、宝新能源跌幅分别为-10.09%、-11.18%、-11.46%,表现较差。目前公用事业行业PE(TTM)24.33 倍、PB(LF)1.66 倍。
碳市场: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471,700 吨,总成交额27,029,060.00 元。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471,700 吨,周成交额27,029,060.00 元,最高成交价57.80 元/吨,最低成交价57.00元/吨,本周五收盘价为57.80 元/吨,较上周五下跌1.20%。本周无大宗协议交易。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6,060,413 吨,累计成交额10,823,057,993.35 元。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调控压力下煤价大幅下跌的风险。